極限氣候是什麼?全球暖化對台灣的影響新聞稿

ll人生講座,邀請專家、學者,針對相關助人、社會或生命、環境等跨領域的議題進行講述,並與現場參與者分享、討論。透過跨領域關懷,提供參與者不同思維與面對問題的多元思考。

極限氣候是什麼?全球暖化對台灣的影響新聞稿

主辦單位:法鼓大學籌備處(人生學院、環境學院)、法鼓山慈善基金會

演 講 者:中央研究院地球研究所研究員汪中和先生

演講時間:2010年1月9日,下午2時

演講地點:德貴學院7樓  無盡講堂

撰稿:薛怡平

P2010001010P2010001014

從京都議定書到哥本哈根氣候會議,昭告全球人類正在共同面臨人類文明最大的挑戰-「氣候變遷」。氣候的變遷和台灣有著怎樣的關聯,而我們正處於怎樣的危機中,本月九號法鼓大學與法鼓山慈善基金會特別邀請中央研究院地球研究所研究員汪中和先生,以「極限氣候是什麼?全球暖化對台灣的影響」為題進行演說。

汪中和老師以專業的地球科學研究發現,當地表溫度上升、水文改變、二氧化碳排放量無法控制等問題,會如何影響人類的生存條件?這些問題又如何造成糧食、水資源的缺乏?我們又該如何調整、改變,才不發生電影「明天過後」的景象?汪老師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將這些與我們切身相關的議題,透過專業的地球自然科學知識與日常生活做深刻連結,吸引許多關心地球暖化與生態環境問題的民眾到場聆聽。

汪中和老師以一部短片作為開場,說明我們該用什麼態度面對氣候變遷的影響,他指出「我們看見了事實,但是並不代表真相」,「真相必須從比較大的時間和空間來觀察」。汪中和老師指出:「人類的行為已經直接、間接導致自然生態系統的改變,進而衝擊到自身的永續發展。地球生態系統各個部分息息相關,牽一髮則動全身。」「人類不能忽視這些不能逆轉的生態災難。人類社會是這一生態系統中的次系統,我們濫用自然資源又破壞生態系統,就必須不斷地付出慘痛的代價。今天我們所經歷的許多天災,其實追本溯源是人造成的。」

如果持續惡化,對人類會發生什麼樣的影響,「歐盟2008年3月發表的一份報告警告說,全球氣候持續暖化,將導致全球水資源和糧食的短缺,在富裕國家造成大幅度的經濟衰退;在貧窮國家,則會形成更多不穩定因素,增加窮困現象,使衛生條件更惡化;而且將引發爭奪這些所剩無幾的資源的所有權和控制權的戰爭。」

汪老師更進一步指出,台灣的氣候與環境因全球暖化的影響在快速的改變,未來的影響還包括糧食產量、南北雨量差異變大,水文極端性增加等。此外,台灣二氧化碳排放量11.7%,高過世界平均值4.1%極多,因此我們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汪老師並歸納溫室效應產生的影響,包括,「熱能平衡影響全球的氣候;水文改變和水資源調節困難;生態環境的改變,物種重新分配,例如台灣的國寶魚櫻花鉤吻鮭生長環境的破壞、紅樹林的消失、珊瑚礁的白化死亡;糧食質量改變,造成國際間經濟貿易的問題;溫度高提供病媒蚊生長的環境,對公共衛生帶來挑戰。」

此外,另一個令人憂心的問題是溫室效應導致海平面的上升。世界上有許多國家部份的國土已經在消失,科學家預估2020-2037年北冰洋會消失,到時候台灣很多平原會逐漸消失,包括屏東平原、台北盆地、蘭陽平原等。

人類面對如此空間的大挑戰,我們能做些什麼?汪老師提到:「環境變臉,生活變天。」「我們對環境不友善,環境也不會回報以友善,結果是我們住在一片敵意越來越強的土地上。」「台灣現在需要的不是更多的繁華,而是生活品質的改善與提昇。 」汪老師說:「人類現在所做的一切的努力,都只是為了救自己,人的力量很大。」「這是一次心靈革命,我們需要從思想和倫理著手,改變我們在地球生存的DNA」,汪老師以這段話作為結尾,也正是我們可以共同努力的方向。

在汪中和老師精采的演講後,楊蓓老師讚嘆汪老師將複雜深奧的自然地球科學和社會人文科學結合,更加深體認到聖嚴師父設立環境學院的用心與遠見,思慮未來人類將會面臨的共同問題。

法鼓大學劉安之校長,更進一步以環境學院的教學理念,說明本次邀請汪中和老師演講的意義,他認為「法鼓大學是以人文社會的角度在辦學,過去每個科學研究都只是在救急,屬於技術的層面」,「從內在出發的部份由法鼓大學來做,包括藝術、環境、公益與人生學院,一起想辦法在人、事、時、地、物各方面,讓地球恢復,從變動中走回正軌。」

現場熱烈迴響不斷,汪中和老師並提供演講簡報,歡迎索取與使用。希望大家在聽完演講後不止是聽到危機和挑戰,同時產生反思看到新的機會與生機,並進而將這些理念與作法推廣出去,讓大家一起來省思、改變。

P2010001013P20100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