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_admin 發表的全部文章

2009法鼓山水陸法會論壇海報

water_0水陸法會是今日漢傳佛教最盛大隆重的法會,近世以來的中國佛教,由於傳統法會逐漸迎合世俗,以致模糊佛教水陸法會精神。有鑑於此,法鼓山僧團從2008年 開始,組成水陸儀軌研討小組,進行內壇儀軌的研究修改工作,這個嘗試將是學術研究與傳統法會結合的新典範。
?E?¡Ó.ai

專案階段目標

003a為使聖嚴法師心靈環保理念可以更落實地從內在心靈開展,進而以教育方式從根本開始淨化社會,人生學院生命教育中心計劃推動心五四生命教育教案的研究與編撰。
時程 項目 階段性規劃
(一)準備階段
研究參與者分組
  1. 集結參與者、分組
  2. 建立模式與經驗交流
(二)培訓階段
生命動能工作坊
 以生命故事工作坊及一人一故事劇團形式,透過不同主題進行生命動能開發。
心五四精神之闡述與討論
  課程規劃/ 安排時程/ 課程與共識
(三)編纂階段
教案編纂工作坊
  分組實施,討論教案編纂運用之方法。
分組編纂
  1. 個別撰述  2. 交流討論
(四)整合修訂
督導建議
  督導參與分析與調整
教案調整
  編纂者進行教案內容調整
整合會議
  跨組討論與督導會議
教案修訂/試教
  跨組後之個別調整
(五)定稿
定稿會議
  修訂後進行定稿
(六)送編
送交編輯
 確認後之定稿,送交督導進行最後確認,送交編輯、出版。

心五四生命教育教案編纂研究計畫

003a為使聖嚴法師心靈環保理念可以更落實地從內在心靈開展,進而以教育方式從根本開始淨化社會,人生學院生命教育中心計劃推動心五四生命教育教案的研究與編撰。

計畫緣起:

為使聖嚴法師心靈環保理念可以更落實地從內在心靈開展,進而以教育方式從根本開始淨化社會,法鼓大學籌備處人生學院生命教育中心計劃推動心五四生命教育教案的研究與編撰,期望將參與生命教育的實務經驗轉化為系統性的教學規劃,並透過教案內容的編寫、推廣,落實生命教育精神的深刻轉化,特擬定此專案計畫。從編寫者之生命能量開發、認知理念轉化開始,從而引導創建出多元而深刻之教案,全面啟動心五四生命教育。

計畫名稱:

心五四生命教育教案編纂研究專案

研究目的:

  • 落實聖嚴法師心靈環保理念中心五四運動,使佛法在教育中生根,普及於日常生活。
  • 培育心五四生命教育之種子師資,由自身的生命體驗進而領會心五四之精髓,再將之轉化為合宜的教案。
  • 建構一套各學制適用之心五四生命教育教案。

計畫主持人:楊蓓

協同主持人:辜琮瑜

執行時間:2010年5月~2012年5月

補助單位:財團法人聖嚴教育基金會

觀影記:下一站,幸福嗎?

image以影像為素材,闡釋生命美學的精神。強調生命關懷,以敘事為方法,進行生命故事的交流,實踐從大學院、大關懷與大普化之目的。

下一站,幸福嗎?

這部電影沒有俊男美女,也沒有張力十足的劇情,並且故事相當簡單平凡。但是,卻深深地觸動到我心靈的深處,看完影片後,我淺淺的嘆了口氣,這不就是你、我和他的人生故事嗎?!

影片中的男主角芬巴,是個飽受異樣眼光與歧視的侏儒,生活中唯一的朋友是一起生活與工作的亨利,唯一的社交圈是追火車俱樂部。芬巴繼承亨利死後所留下的火車站站長工作間,雖然名為新天堂樂園,卻是間破舊簡陋的小屋。芬巴來到此地,獨自一人展開新生活,生命也開始產生變化。 芬巴認為在他人眼中,他是怪異的、不正常的,因此他習慣以封閉和冷漠的態度回應。

生命的過程中,我們不斷的會以「眼、耳、鼻、口、身、意」對應著藉由各種形式發生的人、事、物,也許是突如其來意外的衝撞、好奇而生的主動出擊、善解的跟隨與陪伴等,觸動我們產生各種情緒與行為。其實,不過就是自我心念的寫照,所謂的「相由心生」。你、我內心的底層,是否也有間住著小矮人且上鎖的陰暗小屋,不希望別人造訪,不願意與人互動,對於他人的誤解總是以敵對的方式回應。

影片中芬巴與奧莉薇兩顆受了創傷的心,不願意提起的傷痛,他們用各種方法逃避,緊閉自己的心。閱讀、繪畫都無法平靜,酒精與藥物也無法治療,最後終究必須勇敢的坦然面對,如實的接受。 芬巴自責與憤怒於自己無力反擊他人的攻擊,然而圖書館女孩卻感受到芬巴內在安定與慈悲的力量,鐵道邊的小女孩看到芬巴的專業。是別人的誤解,還是自己無法肯定自己,是別人帶來的歧視、憤怒、傷痛、恐懼?還是自己帶給自己的。相反的,我們真的認識他人嘛?其實也只是認識「相」而已。安靜的芬巴,卻是個「追逐火車俱樂部」一員,聒噪的熱狗男有顆熱情與善良的心。

這部簡單的影片闡述出「覺知」的重要性,「認識自己」、「做自己的主人」時常掛在嘴邊,但是要做到,真的好難!對我而言這個歷程,宛若撥洋蔥般,只有把洋蔥撥完,才不會繼續受苦流淚。人生旅程就像火車般,途中會經過不同的車站,行駛過不同的景緻和地形,只有前進沒有後退。

觀影記:活在當下,覺知此時此刻(here and now)的自己

image以影像為素材,闡釋生命美學的精神。強調生命關懷,以敘事為方法,進行生命故事的交流,實踐從大學院、大關懷與大普化之目的。

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

活在當下,覺知此時此刻(here and now)的自己

2009年4月18日那天早晨剛結束禪七課程,風塵僕僕的從三義回到台北,接著參與法鼓大學人生學院辜琮瑜教授「電影的禪機」的第一堂課,這堂課顧名思義就是從觀賞電影中領會「禪」,教授精選的第一部電影是「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Peaceful Warrior)。

這部片子訴說著一個年輕的奧運選手丹米爾曼有計劃的為了實現冠軍夢想的成長歷程。電影一開場挺震憾人心的,主角丹從高處落掉在地,結果腳竟然如顆粒般的粉碎在地板上,他眼睜睜的望著一個老人拿著掃帚在掃著他的腿的碎片,他從夢中驚醒,深夜走出家門,偶遇在加油站工作的老人「蘇格拉底」(丹給老人的稱謂)竟然是夢中的那個老人,就此展開了一連串探尋生命和自我的奇妙經歷,在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將丹拉到了人生谷底,透過蘇格拉底的引導和協助,真實的改變了他的人生。

頭一次看著電影,感覺自己就在電影裡,這是一種很奇妙的感受,看著主角說的話、作的事、生活的習性、對人事物的看法等,就彷彿看到了自己的倒影。 或許是從小到大一路走來還算順遂,自己的人生一直是照著既定的計劃進行,大學畢業前為自己規劃的人生目標是當上廣告公司總經理,所以計劃著畢業後進入廣告公司,三~四年當上經理、五~七年當上總監、而後出國進修、再回到工作崗位實現目標。雖然執行過程中有點小變化,就是轉戰大陸工作,但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如願的發生了,照理來說我應該從此過著快樂的日子,事實不然,我並不快樂,每天的生活充滿著工作,這樣「忙、茫、盲」的生活表象看起來很充實,其實心裡很空虛,腦袋又開始回盪著到小時候時常想的一個問題:「我為什麼活著?」

直到四川大地震,這一震深深的震動了我,那麼多的人們前一天還在為生活打拼著,一轉眼就人事全非,天人永隔,有誰料想著到自己己經沒有明天了呢!四川震災的「無常」,讓我驚覺到「活在當下」的必要性,更加深了我去思索著「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人生最重要的又是什麼?」 而影片中的丹也面臨了人生中最大的重挫,就是出了車禍而少了一條腿,這對一個體操選手而言如同死了一般,他開始自怨自艾、失志消沉、甚至想放棄夢想時,蘇格拉底對丹說道:「死亡並不可悲,可悲的是沒有真正活過。」

中國有句古語: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既然還有一口呼吸在,就應該要知福、惜福,珍惜眼前的一切,把握現在致力于有意義的事,持續不斷精進,真正發揮自己活著的良能。 什麼是活在當下?有段時間,我的「活在當下」就是即時行樂,不管過去和未來,現在的自己想干嘛就干嘛,高興就好,然而這個課題在我開始學習禪坐後有了改變。就像片中蘇格拉底開始訓練丹如何「活在當下」,第一課便是先淨化身體,把腦中多餘的垃圾丟掉,敞開心胸的接納心中真正的聲音和感覺,他要丹先從改變飲食習慣和生活模式開始。 這也就是我從禪坐的練習中得到的體會,「身在哪裡、心就在哪裡」,所以要先放掉過去的習氣和未來的包袱,從此時此刻開始,放慢步調,用心專注於當下身體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覺受,就會發現每個呼吸、每個念頭、每個一舉一動是那麼清楚、深刻,從而真實的認知自己,踏實的活在當下。而這樣的認知,不是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過往的經驗、或者思考辨證而來,它是經過自己的親身實踐所獲得的,這就是蘇格拉底所說的「智慧」。

電影裡有一段畫面很吸引我,就是蘇格拉底把丹推下橋後,站在橋上問丹是否有察覺周遭的變化,丹看了看四周,回答沒有變化時,蘇格拉底從背後緊抓住丹的肩膀,此時透過丹的眼睛直觀四周環境,瞬間靜止了,丹很清楚的察覺到周邊的人事物的慢動作變化,蘇格拉底說道:「喜怒哀樂的變化就像四季的變化,凡事隨時有變化,任何一刻都是難能可貴的。」讓丹再次領會了當下一刻的奇妙變化,直觀的面對自己的感受,因而在桿杆動作上有了絕佳的表現。 「活在當下」,當下除了觀想內在自我,還包括了周邊的人事物。

在這次的禪修課程,果元法師教導我們用直觀的方式觀看周邊的景象或凝聽身旁的聲音,先不給看到的景色或聽到的聲音貼上任何名稱、標籤、或意義,只是用心專注的看或聽。我的體驗是,觀察力變細緻了,看到了景象之間的細微變化,聽到了更多不同聲音的此起彼落,當時所察覺到的周遭現象的變化是那個清楚,又是稍縱即逝的,分分秒秒都在變化,有如金剛經上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又何必太在意眼前所發生的一切呢?如果可以活在當下,而不執著於當下,就能凌駕於現象之上,以超越自我中心的態度面對人生,擺脫一切苦痛,成為一個真正的 Peaceful Warrior。 我想這就是蘇格拉底要丹在老爺車旁的體「悟」吧!

當丹試著用既定的想法去猜測蘇格拉底要的,不管說什麼都是錯誤的,直到黎明時分,丹直觀著一對情侣在面前接吻時,那個慢動作畫面再度出現,讓丹重新體會到當下的力量,當下一切事物都是變化的,沒有絕對的,而這樣的覺知正是超越一切知識、經驗、思辨的,這樣的智慧正是親身實踐得來的。 寫到這裡,我突然明白了金剛經上「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的含意了,不過我想現在覺知的意義也是暫時的,要能親身實踐於當下才好。就像影片中的丹原本懷著滿滿的期待上山看蘇格拉底所謂的「大驚喜」,在花了三個多小時爬到了山頂後,看到的只是一顆普通的石頭,正當沮喪之際,乍然領悟到「過程才是最重要的,目的地並不是」,才讓丹放下了對未來的期待,真正的活在當下。

什麼是活在當下?本片的結尾作了最好的詮釋,有兩個聲音在對話著,問著“where is it?”,答著 “here”,再問著“what time is it?,答著 “now”。「活在當下」就是「此時此刻」(here & now),要在此時此刻要作什麼呢?當代心靈大師埃克哈特.托勒(Eckhart Tolle)的述著「當下的力量」(The Power of Now)給了最好的答案,就是找回每時每刻的自己。

pureland@電影工作坊: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

image以影像為素材,闡釋生命美學的精神。強調生命關懷,以敘事為方法,進行生命故事的交流,實踐從大學院、大關懷與大普化之目的。

第一場:從「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省思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時間:2010/10/02 13:00~17:30

帶領人:法鼓大學籌備處人生學院辜琮瑜老師

【記錄報導/薛怡平】由法鼓山青年院與法鼓大學聯合舉辦的「Pureland@電影工作坊」,首場於10月2日下午在德貴學苑的無事講堂舉行。本系列工作坊由法鼓大學四個學院聯合推薦四部風格迴異的影片,以電影為素材,從多元的主題,領略生命、環境、藝術與公益等四個面向,並透過觀察、省思與討論、分享,一起關懷、參與實踐淨土在人間的可能性。

工作坊從觀賞電影開始,影片結束後由法鼓大學的老師詮釋電影的意涵,深入評析,並提出可探討的議題,帶領大家進行分組討論。

第一場由法鼓大學人生學院推薦影片「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並由辜琮瑜教授帶領大家探討這部電影所引發的議題,包括:個人自我探索、生涯探索、人我關係和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是由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描述一位遊樂場的老修理工艾迪一生的故事。艾迪因為退伍後腳傷、父喪而被困在家鄉,每天重複著維護遊樂場安全的工作,他認為自己是被命運綁住,因而怨嘆以終。

83歲生日這一天,他為了救一個小女孩而喪命進了天堂。在天堂裡,艾迪遇見五個曾經出現在他生命裡的人。

「生命結束的一刻,有多少人可以釋懷的離開,沒有遺憾……,我們可以透過對自己一生的整理和回顧,思維什麼樣的人生可以無憾?」辜琮瑜老師從電影中發展出五個主題與大家分享,包括「輪迴前的救贖」、「情與愛/一生的纏繞」、「戰爭的傷痛、遺憾與謎團的開解」、「回歸與療癒」等,引導大家以這五個主題進行分組討論,並進行大堂分享。

學員透過影片,重新檢視了自己與父親的關係,討論每個人存在的價值,小人物與大人物的意義等。影片觸動著每個人不同的生命經驗,並由中醒視自己的生命歷程。如影片中所提到的:「原來,自己的生命裡一直都有別人的生命;而別人的故事與自己的故事,會在最無法預料的時空產生交集。」

Pureland@電影工作坊,未來三場影片與時間分別是,11月6日由公益學院推薦探討全球化與公平貿易議題的影片「咖啡正義」;12月11日則是環境學院推薦的影片「愚蠢的年代」,探討當今現代人濫用科技毀壞人類生存空間,在未來世界被視為愚蠢年代的故事;第四部為1月8日藝術與文化學院所推薦的電影「小淘氣尼古拉」開展,該片為同名的法國繪本改編,以童心的角度看世界,探索親子關係與社群經營,這三場工作坊亦將於影片欣賞結束後,由各學院老師帶領大家一起探索與討論。